1、用方格网法处理场地:
假设有一个场地,30m×20m,我们把它划分成10m×10m的网格,根据具体情况,网格尺寸可以做调整,可大可小。
在此网格中需要注意4个概念:施工高度、设计标高、原始标高、角点编号。
角点编号:把网格的各角点从1开始进行编号。
设计标高:设计要求的场地标高。
原始标高:场地平整前的原始标高,这个需要现场测量。
施工高度:原始标高-设计标高=施工高度,为正值表示此处需要挖方,为负值表示此处需要填方。
所以,我们可以把网格进行这样处理,用罗马数字来区分不同地块。
2、计算零点:
上面我们求出了各角点的施工高度,1、2角点都为正值,那么它们之间都是正值,代表着这里只存在着挖方。8、12角点都为负值,那么它们之间都是负值,代表着在这里只存在着填方。但是2、3角点一正一负,代表着这里既有挖方也有填方,在2、3角点之间,存在着一个点,它的施工高度应该是0,既不挖方,也不填方,这就是零点。零点是方格网法中最重要的一个概念,我们需要确定所有的零点位置,也就是确定了场地中挖方和填方的界限。我们以L表示零点,在这里,我们需要计算4个零点:L2-3、L6-7、L6-10、L9-10。那么该如何计算零点的位置呢,把场地竖起来看剖面。我们以2、3角点为例子,从剖面去看,可以构成两个三角形。
根据初中就学过的三角形相似原理,我们很容易得出X、Y的长度。
X+Y=10
X/Y=0.58/0.18
解得X=0.58*10/(0.58+0.18)=7.63m=L2-3
同理L6-7=4.72、L6-10=3.96、L9-10=4.05
这样,我们就得出了零点的位置,代表着挖填的分界线。
3、计算挖方、填方量:
·地块Ⅰ:
只需要挖方,地块Ⅲ、Ⅵ,只需要填方,其他地块则是既需要挖方也需要填方。接下来,我们只需要计算出挖方和填方各自工程量即可。在这里,有四角棱柱法和三角棱柱法,这里以四角棱柱法为例介绍一下。四角棱柱法土方工程量=地块平均厚度X面积。要强调一下地块平均厚度,需要计算的形状有几个顶点,需要求和后取平均值。
地块Ⅱ:
需要挖方的是一个梯形,那么平均厚度=(0.58+0.84+0+0)/4=0.355m
挖方量=梯形面积x10=(7.63+4.72)x10/2x0.355=21.92
地块Ⅳ:
需要挖方的是一个五边形,平均厚度=(0.8+0.84+0.87+0+0)/5=0.502m,以此类推。
最终算出填方、挖方量,就可以知道这个地块是需要土方外运,还是需要从外部运土方回填了。